公元263年深秋,阴平小道上,邓艾率军攀下摩天岭。
士兵们用毛毡裹身滚下悬崖,而眼前,正是蜀中平原,这意味着成都的最后屏障已荡然无存。
千里之外的剑阁关前,姜维正死死挡住钟会十万大军,却不知背后都城即将陷落。
司马昭为吞并蜀汉,派出了十八万大军分三路出击。
十八员魏将如利剑出鞘,直指成都。
可当蜀汉灭亡的捷报传回洛阳时,无人料到,这些踏平巴蜀的悍将,竟无一人能得善终。
展开剩余87.三路铁骑,蜀地烽烟曹魏权臣司马昭端坐洛阳,目光扫过地图上的蜀地山河。
他力排众议,在景元四年(263年)八月发动灭蜀之战,十八万大军兵分三路:
西路军:邓艾率三万精锐直扑沓中,目标锁死蜀汉大将军姜维;
中路军:诸葛绪领三万兵抢占阴平桥头,切断姜维归路;
东路军:钟会统领十万主力,直取汉中门户。
蜀国天险依旧,剑阁关矗立云间。后主刘禅却沉迷享乐,任由宦官黄皓弄权。
姜维的告急文书被丢在角落,汉中守军接到撤防的荒唐旨意。
钟会铁骑轻松踏破阳安关,汉中平原门户洞开。
姜维在沓中陷入重围,邓艾三面夹击,诸葛绪堵死后路。
在这种情况下,姜维佯攻雍州,诱使诸葛绪后撤三十里,随即闪电般回师阴平桥。
当魏军发觉中计,蜀军已南下与廖化援军会合,死守剑阁天险。
02.一计害三贤▶钟会:野心焚身的统帅
剑阁关前,钟会遭遇平生未见的抵抗。
姜维据险死守,十万魏军寸步难行。粮草将尽时,钟会已写好转兵文书。
此时成都传来惊天消息:邓艾偷渡阴平得手了!
刘禅出降的消息传来,姜维含恨归降。钟会抚摸着蜀汉大将军的佩剑,野心如野火燎原。
他囚禁诸将,与姜维密谋:“可令蜀兵出斜谷,会自率大军继后,五日可达长安!”
可是,远在洛阳的司马昭早看透一切,他一纸书信直抵成都:“为防邓艾作乱,吾已亲率十万大军驻守长安。”
退路尽断,监军卫瓘趁机煽动兵变。乱箭穿心时,这位灭蜀统帅年仅四十。
▶邓艾:奇功成祸根
阴平道上七百险峰,邓艾以毡裹身滚下悬崖。
江油守将马邈望见如神兵天降的魏军,惊得瘫软在地。绵竹城外,诸葛瞻父子血染沙场。
成都城门缓缓开启,刘禅自缚出降。
立下不世奇功的邓艾,却踏进鬼门关。他擅自封刘禅为骠骑将军,又对蜀官大加任命。
洛阳朝堂哗然,司马昭怒斥:“艾恃功而骄,此反兆也!”
钟会趁机篡改邓艾奏章,坐实谋逆罪名。
铁链加身时,邓艾仰天长叹:“吾乃忠臣也,何至于此!”
押解途中,卫瓘派田续追至绵竹,将邓艾父子斩杀于囚车旁。
▶忠烈千秋,蜀地英魂
剑阁关上寒风凛冽,姜维接到刘禅“速速归降”的敕令时,将士们怒挥刀剑劈砍山石:“吾等死战,陛下何故先降!”
这时,姜维却按住剑柄望向钟会大营,计上心头。
假意投降的姜维,暗中点燃火药桶。他怂恿钟会囚禁魏将,又伪造太后遗诏讨伐司马昭。
成都城内杀声四起时,姜维率旧部直扑宫城。乱军中他手刃五六人,终因寡不敌众,被剖腹取胆,时年六十二。
绵竹城外,十九岁的诸葛尚两冲敌阵。
父亲诸葛瞻血染征袍,少年横枪长啸:“父子荷国重恩,不斩黄皓何以谢天下!”
父子双双战死,张飞之孙张遵挺矛护主,同葬疆场。
赵云次子赵广为掩护姜维撤退,战死疆川口;傅佥死守阳安关,叛将开门时,他孤身杀入敌群。
03.名将凋零,皆非命终另一边,司马昭的庆功宴弄得十分盛大,可这些看似胜利的将领不会想到,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。
卫瓘奉诏收捕邓艾时,用计分化其部将。这位最终赢家却在八王之乱中,被贾后毒杀。
师纂作为邓艾司马,同被押往洛阳。囚车行至绵竹,他与邓艾同时遇害。
胡烈在钟会之乱中被囚,其子胡渊率兵破门相救。六年后胡烈征讨鲜卑,战死沙场。
杨欣随邓艾大破姜维,逃过成都劫难,凉州任上却被鲜卑首领若罗拔能斩杀。
牵弘升任蜀郡太守后调往西北。秦州胡人叛乱中身陷重围,力战身亡。
胡渊救父后卷入西晋内斗,八王之乱中惨遭诛戮。
许仪更令人唏嘘,这位虎痴许褚之子,因架桥失职被钟会当场处斩。
十八员魏将零落成泥,唯诸葛绪因未竟军功被调回洛阳,反得善终。
孙女诸葛婉成晋武帝嫔妃时,他正以卫尉之职安享晚年。
04.结语成都城郊的乱葬岗上,姜维与钟会的尸体渐渐冰冷。
卫瓘快马加鞭向洛阳报捷,不知自己二十八年后,将死于金墉城毒酒。
邓艾的旧部悄悄掩埋主帅,墓碑不敢刻名。
千里之外的洛阳皇宫,司马昭翻看捷报轻笑:“钟会和邓艾,都是自寻死路啊。”
他挥笔批红,将伐吴提上日程。胜利者笑傲风云,却不知西晋王朝的丧钟已被敲响。
当八王之乱的烽火燃遍中原,卫瓘临死前,估计会想起姜维最后的眼神,那是对命运不甘的怒视。
读者朋友们,您们认为姜维的计谋成功的话,蜀汉可以复兴吗?
发布于:江西省实盘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