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闹得太大了,特朗普又双叒叕上头条。这次不玩别的,直接对着麦克风开怼——要给美国老百姓发红包!而且不是小打小闹,动辄就是每人1000到2000美元。这操作,听着眼熟吧?疫情那阵儿政府发的刺激支票,当时就让无数人狠狠体验了一把“白捡钱”的快乐,现在特朗普要再来一波,这不是要拉爆民众情绪吗?
先扒一扒这红包的钱从哪来。说白了,全靠关税收割。自打今年四月特朗普干了一票大的,进口商品几乎全加了10%,对贸易顺差大的国家还要使劲薅羊毛,什么中国加到34%,欧盟20%,日本也要24%,印度那边不含糊,直奔50%,全球链条直接被搅得鸡飞狗跳。像这样玩,不出意外,进口商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,家家户户进口货变成了“贵族商品”。你家买个玩具贵15%,家电多掏点钱不说,橱柜那叫一个扎心,库存都快堆爆仓了。
关税这么猛,美国财政部可乐坏了。到十月,官方数据摆这儿,收了2150亿美金,特朗普自己还在采访里吹牛皮,说一年能搞个万亿,顺便省下国债一堆。不过“省钱分红”嘛,特朗普嘴上的事儿还得国会点头才行。总统说分你一颗糖,国会没信就没人敢伸手,这才是美国特色。
关于全民红包这事,其实不是头一回有人提出来,翻翻七月份的新闻,特朗普就没少给记者画饼,说中等收入群体最该分点关税红利,起步价600刀。后来共和党那边的霍利也坐不住了,直接甩出《美国工人退税法案》,差不多就是每人600美元,四口之家2400,年收入高了还要按比例打折。霍利这哥们儿的牌风就是直来直去,主打一个讨好选民:“你看,你们多亏了贸易战,我们当然要让你分享果实!”可法案搁财政委员会呼呼大睡,到现在还没掀什么浪花。
说实话,这红包的路上障碍不少。民主党那厢更是磨刀霍霍向本党,经济学家集体站出来喊话:关税这活儿其实坑的还是美国自己人!高盛的报告摆明了,美国普通家庭平均被关税多薅了1700美元,进口货涨得飞起,老百姓花钱哆嗦。美联储也不乐观,2025年GDP预期憋憋屈屈从1.8%掉到1.4%,通胀预期更愈演愈烈。别说涨工资了,物价飙9.5%,工资才晃悠个8.6%,一捏一算,老百姓反而输麻了。
但你说特朗普就举白旗吗?可不见得。他坚信关税没白加,迟早能让美国制造业雄起。看宾夕法尼亚、密歇根那些铁工厂,确实复工率上去了。可是拉长镜头一瞧,得州、加州进口商苦成啥样,仓库货堆不到天花板他们都睡不着觉,橱柜税涨到25%,卖不出去还得自己吃亏。全球各路玩家也开始出招,欧盟要反击钢铝,美国和日韩谈判拉锯,中国查货那叫一个六亲不认,供应链直接成了“瓶颈链”。
法律战才是“甜点”。八月底华盛顿联邦上诉法院敲了响钟,说总统这个关税加得太随心所欲超过权限,贸易大权不能玩“一言堂”。特朗普不服上诉最高法院,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国会眼泪汪汪,嚷嚷要是真翻案,美国得退还一万亿关税款,财政直接爆炸。投资者坐在那儿心惊胆战,道琼斯指数10月开局就崩了1.5%,这不是一般的心跳加速。
但话说回来,真要是红包砸下来,消费瞬间刺激得不要不要的。1000到2000美元到手,低收入的人添点口粮,中产就冲着家电、衣服,富人的奢侈品也能多卖几件。大家还记得疫情时期吧?2020年刺激支票1200美金,2021年还发1400美金,结果股市那叫一个爆炸,比特币、以太坊跟着一起蹦上天,投机热情直接点燃。福布斯还断言,类似红包一搞,加密货币随时再来一波狂飙。
可是,这钱真到老百姓手上了,对整个经济是福是祸,还得小心。摩根大通的杰米·戴蒙就站出来建议,关税配刺激红包,通胀怕是要脱缰了,美联储估计又得加息,房贷利息直线飙升,中产买房压力山大。怎么说,这种“发钱看似开心,长远被骗到哭”的事,全美国人都得掂量掂量。
归根结底,这波特朗普的红包戏码,属于典型的“大炮轰蚊子”玩法,对应现行关税政策,虽然有刺激消费的当场效果,但全局来看,漏洞、争议、法律风险涌现。本土制造业能挣几个红包,进口商却在后院起火,民众拿到的刺激支票,能抵多少通胀?这事儿真还得给个问号。
说到底,特朗普这招真有点“疯中带稳、稳中藏疯”。经济台上的大号玩家折腾,韭菜能不能捞着肉,谁也不敢打包票。法律、市场、全球贸易每条线都拉得紧巴巴,谁敢说下个月美国人就能收到这两千块大红包?小编也是看得又激动又自闭,期待下一步,盼着官方消息早点落地。看到这里,如果觉得这波分析还有点意思,记得点赞留言关注,我们下回再聊,这经济江湖是越来越精彩了!
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、有益、向上的新闻内容,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妥善解决。
实盘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